(记者 刘芸 通讯员 李子健 摄影报道)日前,汉沽街道田华里社区纱厂楼健身园变样了,原本锈迹斑斑、吱呀作响的老旧器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色彩鲜艳、功能多样的全新健身设施。这个曾略显冷清的角落,如今成了全年龄段居民的“健身乐园”。这不仅是社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更以“空间换服务”的思路,让有限的社区空间释放出无限的民生温度,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新能量。
在基层治理中,“空间”是服务居民的重要载体,“空间焕新”的核心在于“服务升级”。过去,纱厂楼健身园虽占据社区核心位置,却因器材老旧、功能单一,沦为“低效空间”——老年人担心安全不敢用,年轻人觉得设施落后不愿来,空间价值与居民需求严重脱节。田华里社区党委以“空间换服务”为抓手,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谋划”:通过日常走访收集居民意见,精准掌握不同年龄段对健身功能的需求;协调多方资源精准布局,让原本“闲置”的空间,摇身变成适配全龄需求的“服务阵地”。
如今的健身园,三牛注册链接以“空间重构”实现“服务精准触达”。针对老年人,上肢牵引器、立式腰背按摩器等器材沿园区内侧有序摆放,避开人流主干道,营造安全舒适的锻炼环境;为孩子们开辟专属活动区,双位太空漫步机、儿童健身车等设施加装防护垫,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中青年喜爱的引体向上训练器、乒乓球台则靠近园区中部,方便组队运动、互动交流。这种“按需求划分空间、以空间承载服务”的模式,让同一处场地既能满足老人的“慢休闲”,也能承接孩子的“快快乐”,更能支撑年轻人的“强锻炼”,真正实现“一寸空间承载多重服务”。
“新器材太棒了!我们老年人每天都要来活动活动筋骨,现在又安全又舒服。”正在锻炼的王大爷高兴地说。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李女士也表示:“以前总担心老旧器材不安全会伤到孩子,现在可以放心让孩子玩了。”居民们的认可,是对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最大肯定。
“空间换服务”的本质,是让社区资源与居民需求同频共振。田华里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健身园的改造不是简单的器材替换,而是通过优化空间功能,让‘物理空间’转化为‘民生服务’。健身器材的更新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提升了社区整体颜值,为居民创造了优质的健身条件。下一步,田华里社区将继续深化‘空间换服务’理念,不仅落实器材长效管护机制,还计划在健身园周边增设休憩长椅、便民饮水点,让空间功能再延伸;同时依托这片场地开展健身讲座、邻里运动会,让‘静态空间’变为‘动态服务平台’,以小空间撬动大服务,让基层治理的温度直抵居民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