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三牛平台[注册登录]重点扶持项目
首页-三牛平台[注册登录]重点扶持项目
加入我们

       

广告图片
轮播图
 
 
文章正文
在社区嵌入长者健身房 每月99元!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10-12 02:11    文字:【】【】【

  如今,在中青年群体中,“撸铁”等健身方式蔚然成风。而老年人对健身的热情其实不比年轻人差。

  但从基础设施来看,适合他们的健身场所不多,提供专业健身服务的机构更是寥寥无几。

  上海是全国最早步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市之一。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上海先行一步,率先在社区嵌入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以下简称“长者健身房”)。

  一些传统健身房明确规定,不给60岁以上老人办理健身卡。健身房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他们主要担心老人有基础疾病,健身时一旦突发疾病或出现意外,健身房将面临法律责任与经济赔偿。而且,传统健身房一般自助使用器械,且这些器械不适合绝大多数老人。

  记者在徐汇康健体育公园内的一处长者健身房看到,近2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不少老人娴熟地使用街道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定制的跑步机、肌力训练器、律动沙发、律动床等进行锻炼。

  之所以说定制,是因为这里的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关节活动等器械都经过了适老化改造,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和需求,甚至考虑到其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特殊要求来设计。

  比如说,锻炼力量的器械是等速的,老年人练力量不会轻易受伤。在传统健身房练力量,当你力量增大时,器械上下摆动的幅度也变大且速度变快,而经过适老化改造的器械,无论你用多大的力量推,它都保持均匀而较慢的速度,这样训练比较安全。

  再比如,老年人摔倒往往是因为下肢力量不足、平衡性不够,而使用长者健身房里的等速肌力训练器练习,三牛娱乐注册可以强化股四头肌,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增强身体的下肢力量和平衡力。

  记者发现,在社区的长者健身房里,智能律动设备颇受老年人欢迎。智能律动设备指的是律动平台、律动沙发、律动床等设备,自己不用发力,通过机器的抖动来达到锻炼效果。

  77岁的潘奶奶说:“这种机器适合不喜欢大运动量的人,脚是我们老人的第二心脏,坐在律动椅上可以抖动双脚,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静脉曲张。”还有一些爷叔一边坐在律动椅上抖动,一边看报,阅读、运动两不误。律动床是躺着使用的,可以促进全身新陈代谢。

  截至去年底,上海社区里的长者健身房共建成174个,今年还将新增不少于20家。

  记者在徐汇、杨浦、静安等区的长者健身房走访后了解到,目前上海社区里的这些健身房主要由街道提供场地,一般放在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地方,再以街道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和服务。

  在上海,大部分的社区长者健身房由尚体健康科技公司参与经营和管理,它是一家专注运动健康促进服务的企业,今年入选“2025上海银发经济百大品牌”。

  在徐汇区康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看来,促进老年人的运动健康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不能简单地用“适老化”来定义和概括,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问题。

  可以说,长者健身房整合了体育、养老、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运动康养服务。

  记者在徐汇区康健街道、杨浦区大桥街道等长者健身房看到,老人第一次上门时,工作人员都为其设立“一人一档”的健康档案,这里还配备了智能监测一体机,老人只要站上去,完成一些指定动作,便可得到一张测评表。上面有基础体质、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评定,以此为依据,最终形成一张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潘奶奶就得到一份这样的“运动处方”:适老化的跑步机、健身车等一周可使用2天,每次20分钟;使用一些力量锻炼的适老化器械时,也是每周2天,每次2组。在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后,每次可使用15分钟的智能律动器械。

  与传统健身房不同的是,长者健身房更像老年人的康养中心,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专业的配置。

  除了适老化器械,每个健身房都有1—2名社区运动健康师。尚体健康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余晨洁说,社区运动健康师不是普通的健身教练,他既是健身教练,又是健康管理师,需要掌握运动健身、营养保健、急救处理,甚至运动康复等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运动健康师和急救等证书,持证上岗。”

  长者健身房的不少社区运动健康师,还精通太极拳、木兰拳、八段锦等,每天固定时间会带老人们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养生运动。

  据了解,大多数长者健身房采取低价收费的服务模式,每月99元,5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可领取由上海市体育局提供的30元助老体育消费券,每月实际花费仅需69元,平摊下来一天只需两三元。静安区一些街道的长者健身房,还免费向老年人开放。

  中国传统观念对老年人运动这件事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老年人应该多静养,或者进行舒缓的运动。

  但实际上,老年人参与一些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可以提升体适能水平。体适能指的是一个人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日常劳动不感到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

  住在杨浦区大桥街道的裘备其今年74岁,他以前有跑步的习惯,自从膝盖损伤后,就停止跑步了。直到家门口开了长者健身房,他又恢复了锻炼的习惯。

  “老年人是一个群体,天天处在一起,比兄弟姐妹还亲。”对裘爷爷来说,长者健身房不仅是运动的地方,更是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一个情感寄托的空间。

  “在家里躺习惯了总要打瞌睡,长期不运动以后,走路时脚都打软,来这边有人做伴边聊天边运动。这里也是一个释放的空间,可以彼此诉说一些烦心事。”

  毕竟,人老之后最害怕的两件事就是生病和孤独,而健身可以同时解决这两类烦恼。

  还有一些街道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开展一些健康项目。比如,徐汇区康健街道和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推出超重肥胖中老年人群运动干预项目,130多名中老年人参与,目前该项目课程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完成30节(每节1小时)的相关课程,并配送相关营养健康食谱。

  从事运动促进健康研究的同济大学董静梅教授认为,社区推行运动康养的新模式值得推广,单从运动预防疾病的经济效应来讲,目前,作为第三方运营的长者健身房中,规律性参与运动的老人医疗支出有所降低。

  她认为,目前长者健身房的模式实现了对全民健康的关口前移,对我国健康养老所倡导的“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具有示范价值。

  董静梅建议,社区里的长者健身房可借鉴日本介护预防体系的做法。该体系注重专业人才核心团队配置,除了之前所说的运动健康师,还包括康复治疗师和医护人员。康复治疗师针对术后康复、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老年群体提供功能训练指导,医护人员每周驻点开展血压监测、慢病风险筛查等。

  她说,长者健身房可采用“1名专职健康师+2名兼职医护+志愿者辅助”的轻量化配置,另外还需配备保险的保障双轨制,如场所责任险和健康管理险,覆盖运动意外伤害如跌倒、器械损伤保险。 据解放日报

相关推荐
  • 当最亲的人成为最重的负蓝狮平台注册担!农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困境何解?
  • 在社区嵌入长者健身房 每月99元!
  • 2025浦东养老双选! 福恩护理院+申养滨江澜悦公寓医保定点服务自理、失能老人 24小时护理健身中心+慢性病预防
  • 活力高新|2025济南高新区老年人太极拳及健身气功比赛闭傲世平台注册幕
  • 居家养老如何从“有”到“优”
  • 在養老更在“享老”(民生改善在身邊)
  • 杭州99元假期“短托养老”让子女省心、老人舒心
  • 鲁医健康说丨让老年人“被需要”:从自身到家庭的心理关爱指南
  • 预防糖尿病从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开始
  • 专家支招:五招守护心理健康这三类人群需重点关注
  •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5 首页-三牛平台[注册登录]重点扶持项目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扶贫网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