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6月23日到29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银龄健康,从心启航”。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关于老年人刷短视频的提问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究员王华丽说,一些老年人会出现一些控制不住地使用手机的行为,一旦看上视频,会影响做饭、吃饭、休息,有的时候其实都已经很累了,都连着打哈欠了,也很难停下来。不刷手机,他们就会觉得特别烦躁,生活特别空虚,有时候还会影响情绪和睡眠。
“如果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就要特别警惕,老人可能已经出现了医学上的‘行为成瘾’特征。”王华丽说。
此外,“有的网络信息平台也会向老年人推送一些负面、不良信息,造成老年人误判误解。”王华丽表示,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更不好的影响,此时就要进行正确区分和科学的解读。
她建议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内容的选择要有所节制,也要加以辨别。家人可以帮助老人设置一些提醒,关闭一些无关紧要的推送,帮助他们厘清很多信息的来源。
王华丽说,临床上经常会发现,不少老年人多次去医院看病,反复说身体不舒服,胸闷、乏力、头晕、食欲不好、睡不着觉,但是做各种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容易被家人误解。孩子会觉得这个老人家没病找病,或者是觉得这个老人家特别娇气,不坚强,觉得很烦,不想理他。
“实际上,这些是老人家抑郁的躯体化表现。”王华丽解释说,尤其在老年人独居或者得了慢性病的时候,出现这些症状是一种应激。
王华丽说,如果家里遇到老人家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建议在排除身体疾病之后,一定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去了解他们最近有没有一段时间表现得闷闷不乐,对事情兴趣不高,或者是没有愉快的体验。有的时候也会表现为反应变慢了、思考吃力了。还有的老人家会有入睡困难,也有的人会表现为嗜睡、食欲不好、体重减轻等。遇到这些问题,三牛娱乐注册就应该及时去就诊。
最后,王华丽呼吁:“我们要正确识别‘身体假象’背后的心理实质,这样才能帮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