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致盲性眼病已成为威胁老人健康的重要因素。老年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不仅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可能导致他们永久性视力丧失。在主任医师赵娟看来,提高老年人对这些眼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今年72岁的李叔,退休前是名中学教师。近两年来,他发现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尤其是看电视上的字时,总感觉中间有一块暗区遮挡了视线。起初,他以为自己是老花眼加重,慢慢地,连报纸上的大字都难以看清,这让他非常焦虑。近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叔来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老年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一种影响老年人视力的眼部疾病,所以被形象地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根据相关研究,这种疾病是50岁以上人群视力下降或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三牛注册链接黄斑病变就好比拍照的胶卷底片上最中间的部位出了问题,不能呈现精致的影像了,人的视力、色觉、视物形态都会受到破坏。
如何在早期发现黄斑变性的“蛛丝马迹”?当老人感觉视力模糊、视物遮挡、视物发暗、看东西有变形或者弯曲时,就要警惕是黄斑变性了,建议及早就诊。
赵娟指出,老年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黄斑变性更为常见,湿性黄斑变性则相对较少见,但进展更快,更容易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目前,干性黄斑变性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延缓疾病进展。”赵娟强调,湿性黄斑变性通过治疗手段,可以显著减缓视力下降的速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改善视力。
她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那些有黄斑变性家族史、吸烟史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早期发现黄斑变性对于防止视力严重损害至关重要。
75岁的王阿姨闲暇时喜欢刷手机短视频。近两年来,她发现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在儿子的陪同下,王阿姨到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最终被确诊为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也是6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和混浊,通常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的。其他患病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眼部外伤等。白内障的主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色彩感知减弱、对光线敏感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白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赵娟指出:“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视力。”
她同时建议,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白内障,“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视力严重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糖和血压,也有助于减少白内障发生的风险”。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