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镇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产业不发达,经济收入不高,三牛娱乐注册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在家,有部分是独居、空巢、孤寡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危急时刻应急需求差、用药不当等问题。
沙坪镇部分自然村距离镇上较远,车程长达30 多分钟,且缺乏便捷的交通工具,同时老人又没有家人在身边给予及时的帮助。因此,当老人遭遇小病小痛或者意外摔伤时,往往无法迅速前往医院就医用药,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长期的独居生活,使得老人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与陪伴,内心深处常常被孤独感、焦虑和担忧的情绪所笼罩,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为20名独居、孤寡、空巢老年人提供装基础药物的应急药箱,缓解应急需求。
3.为2个服务点内的20名60岁以上老人讲解居家照顾和药物使用等基础知识,提升老人及照料人的防护能力。
项目团队联合村干部、村医深入老人家中,为每位老人发放精心配备的应急药箱。在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向老人讲解药箱内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基础病的日常防护知识。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居家老年人常见用药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老年人噎食和呛咳时的应急处理方法,确保老人能够正确使用药物,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
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及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的人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居家老年人的居家健康防护知识,如日常的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常见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详细讲解,让老人和照料人对药物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协助老年人用药操作风险点的分析,提醒照料人在帮助老人用药时要格外小心;以及老年人噎食、呛咳应急处理的实操演练,通过现场示范和互动,让大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饮食和用药照护常用的实操技能,如如何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如何正确储存药物等,使老人和照料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
项目团队每月定期入户探访老人,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认真登记药物的使用情况。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及时补充和更换药箱内的药物,确保药箱内的药物始终保持充足和有效。在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与老人亲切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近况,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为20 名独居、孤寡老人提供了基础药箱,药箱内的药物涵盖了常见的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消炎药等,基本满足了老人在日常小病小痛时的应急需求。老人们表示,这些药箱就像他们的 “健康小卫士”,让他们在身体不舒服时能够及时找到缓解的办法,心里踏实了许多。
通过链接村医和村干部,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为独居老人搭建了一个坚实的社会支持网络。村医凭借其专业的医疗知识,为老人提供了准确的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村干部则熟悉当地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老人的需求,并协助项目团队开展工作。这种多方合作的模式,不仅提高了项目的实施效果,也增强了老人对社会的信任和归属感。
在与老人聊家常、倾听和陪伴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许多老人表示,自从有了项目团队的关心和陪伴,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孤单,心里也更加温暖了。一些原本性格孤僻的老人,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逐渐打开了心扉,愿意主动与人交流,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项目开展前,我们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需求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独居、空巢老人的日常用药需求,为送药箱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在药品发放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老人存在一些特殊的用药情况,由于前期对这些情况的预估不足,导致部分药品的预算不够充足。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项目中,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合理安排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时,部分内容采用了口头表达的方式,由于一些老人年纪较大,耳朵听力下降,导致他们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晰。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服务方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解,或者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发放给老人。同时,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更加耐心和细心,确保老人能够准确理解我们传达的信息。
社工站将继续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医疗资源、志愿者资源、企业资源等,为孤寡、独居老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例如,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为老人进行免费的健康体检;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项目中来,为老人提供更多的陪伴和帮助;与爱心企业合作,争取更多的物资捐赠和资金支持,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
根据本次服务总结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优化项目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例如,针对老人的特殊用药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储备和调配机制;对于健康知识讲座,采用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提高老人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节日慰问、文化娱乐活动等,为老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关爱的生活氛围,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孤寡、独居老人的关注和关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老人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