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三牛平台[注册登录]重点扶持项目
首页-三牛平台[注册登录]重点扶持项目
加入我们

       

广告图片
轮播图
 
 
文章正文
“我爸住院是为了复查脑脊液怎么就要气管切开?”家属质疑的“医生过度医疗”到底成不成立丨医起推理吧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4-02-18 11:46    文字:【】【】【

  “我还是不能理解,我父亲这次住院一是为了复查脑脊液,二是因 咳嗽 咳痰治疗肺炎,怎么就让我们决定做气管切开手术了呢,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不会是过度医疗吧?”

  焦躁不安且疑惑不解的9床家属在谈话室来回踱步,前两个月其父亲已经在医院住了许久,他多少对医院流程不算陌生。

  是啊,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症状和治疗,到底是怎么扯上关系的?这一切还得从两个多月前老人的头晕 头痛 说起。

  原来,今年74岁的张大爷在五个月前突然感到头晕、头痛,平时只和老伴儿一起生活的他以为只是老年人的“小毛病”,起初并没有在意,加之也不想让子女担忧,所以就这么拖了两个月。

  直到反复头晕头痛的症状愈演愈烈,张大爷这才告诉子女自己身体不适。办理完入院手续后,很快便完善了颅脑磁共振,结果提示存在脑膜炎指征。医生考虑到,张大爷自述年轻时曾确诊“肺结核”,规律诊治后未定期复查,脑膜炎很可能与其相关。

  然而,世事无绝对。在住院治疗期间,查Tb-spot、PPD试验均显示阴性。完善 腰椎穿刺术 后,送检的脑脊液也未能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的“踪迹”,甚至自身免疫相关抗体以及其他可能病原体几乎查了一遍,依旧一无所获。

  偏偏越觉得能顺利确诊的病例越兜兜转转,最终医生也没有找到明确病原学的证据。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医生会对疾病放任自流,尽管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原体,但还有一种“诊断性治疗”的方案。

  诊断性治疗在临床上一般指的是诊断性治疗肺结核,也就是指试验性用药,之后再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诊断结果。如果患者在临床上被高度怀疑为肺结核,但痰菌检查结果为阴性,也就是不能完全确诊,那么就可以采用诊断性治疗。

  常用的方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两周左右,所使用的药物必须对结核菌没有杀灭或者抑制作用,比如说用 乙胺丁醇 、 利福平 、 吡嗪酰胺 、 异烟肼 等药物,药物治疗2到3周后再对治疗结果给予全面评价。

  确实,在住院期间使用了几天抗结核药物后,张大爷头晕头痛的症状几乎消失不见。于是,带着“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方案出了院。医生嘱咐其出院3周后,再次返院复查脑脊液以评估疗效。

  但是张大爷并未将坚持规律服药谨记于心,两周前把出院带的一周的药吃完了之后,就没有继续开药服用。

  很快便入了冬,正巧碰上流感高峰期,张大爷咳嗽咳痰几天后,声音逐渐变得嘶哑低沉,而且似乎喘气声也有些“粗犷”。紧接着发烧了一天,家人担心他得了肺炎,加之也到了三周返院复查的时候,便提前两天入了院。

  在门诊就诊时,医生即使不用听诊器也能清晰听见张大爷沉重的喘鸣声,但其末梢血氧却一直维持在95%以上,这属实奇怪。

  张大爷的病情总是朝着出人意料的方向进展,原以为这次的种种不适和“肺炎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但是抽血结果显示,除了CRP稍高一些,血象和降钙素原均未见明显异常,肺部CT也只表现为陈旧性病变,并未见到新增的急性感染灶。

  “我家老头以前也有慢性咽炎,但每次也就咳嗽几声,还不至于声音哑成这样。你看,还时不时这么喘。”照顾张大爷的老伴在查房时补充道。

  确实以现有的证据很难从呼吸系统感染的方向去解释清楚,医生决定从耳鼻咽喉科方向入手。

  耳鼻咽喉科医生先是简单地查看了患者,平静呼吸声粗,未见明显三凹征,但是由于其双耳听力下降,沟通上存在问题,所以无法配合检查,声门未能看清。没办法,只能再预约频闪喉镜一探究竟。

  “诶,我记得上次住院,我爸也做过喉镜了,当时没啥问题啊。”张大爷的女儿想起此事,说罢便要掏出手机寻找当时检查单的照片。

  “但是上一次并没有出现声嘶和气喘的症状,我们建议还是要再复查一下,也正好和上次做个对比。”管床医生解释清楚后,家属才没了异议。

  管床医生心下一惊:“我的病人不是好端端地去做检查了吗?难不成不耐受检查出了情况?”

  “喉镜报告:双侧声带麻痹,喉梗阻III度,随时有窒息死亡风险的,尽快跟家属谈手术吧。”

  医生快速把家属领到谈话室,说明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如果喉梗阻这种大气道梗阻引起窒息,很有可能一下子抢救不过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行急诊气管切开术,先避免窒息死亡风险再说。

  家属听到危及生命的话,一时之间愣住了,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疑惑,以为自己父亲是被过度医疗了。

  “主任,你也知道我爸耳朵聋了,这要是气管切开了,又不能说话,我怕他接受不了。”家属叹了口气。

  “先保住性命才能谈后续治疗知道吗?根据张大爷的恢复情况,即使以后堵管了,慢慢也能恢复语言功能的。”听到这,家属依旧表示要和家人商量一下方可决定。

  在等待家属决定是否手术的同时,医生也不能闲着,立刻给患者安排上激素抗炎缓解喉部 水肿 、保胃雾化等药物治疗。

  一两个小时后,家属终于同意手术。最终手术很顺利,患者窒息风险和感染等因素都被一一化解,于是医生便马不停蹄地安排了腰椎穿刺术,复查脑脊液。

  在适应气管切开和等待脑脊液结果的几天里,医生终于可以腾出时间思考:声嘶、喉梗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查房时,主任追问病史,家属忽然回忆起老人之前有个“周围性面瘫”的病史,这段时间吃饭也时有呛咳,而胸部CT阅片也未见纵膈方面疾病,不得不往神经系统病变考虑。加上患者之前也是考虑“结核性脑膜炎”的,复查一下颅脑磁共振很有必要。

  但是颅脑磁共振结果未见明显责任病灶,但幸好请了神经内科医生会诊,他细心地发现到患者颅底似乎有颅底黏连的情况。

  综合现有证据,并依据“疾病一元论”原则,很可能是“结核性脑膜炎”累及颅底,造成颅底黏连由此途径的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会分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这就是造成声音嘶哑、呛咳、喉梗阻的原因,甚至数月前的失聪都能解释清楚了。医生在这之后完善了脑干诱发电位也证实了其存在异常情况。

  于是医生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又另外给予“ 地塞米松 7.5mg qd”抗炎改善颅底黏连的情况。

  第二次入院,医生检查张大爷的脑脊液依旧没能找到结核菌的身影,但依旧不能就此停药。根据脑脊液等检查结果制定了新的抗结核方案:异烟肼 0.6g 口服 qd+利福平 0.6g 口服 qd。这次,家属牢记了规律坚持服药至少九个月,每周复查肝功能等医嘱。

  此外,还继续服用了一周的激素抗炎,改善颅底黏连的情况。住院期间的两次试堵管还算顺利,已经能简单说话的张大爷也显得很开心。

  接下来可以更换成金属套管后,耳鼻喉科随诊即可。出院那天,张大爷道谢后便急着出院回家了,未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推荐
  • 一片顶两片!新复方降脂药来了牢记4个要点用药更安全
  • “我爸住院是为了复查脑脊液怎么就要气管切开?”家属质疑的“医生过度医疗”到底成不成立丨医起推理吧
  • “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今日10时举行
  • 秋冬季来临 老年人呼吸道疾病如何预防?
  • 运动长寿还是静养长寿?老年人健身注意几点否则可能伤身
  • 返乡观察|困在疾病中的农村老人
  • 老人乘车突发疾病 司机乘客携手相助
  • 2024返乡观察︱农村老人沉迷刷APP挣钱:上网7小时到手2块钱
  • 这老头嗨了!詹姆斯在健身房随着音乐扭动并一展歌喉
  • 平和县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体育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举行
  •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5 首页-三牛平台[注册登录]重点扶持项目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扶贫网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