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说养老不用靠子女,自己过照样舒坦,这不是说老人心硬,是现在的日子逼得老年人不得不换个活法。
现在不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后,“421家庭”成了多数——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
2023年统计,60岁以上空巢老人超一半,只有35%和子女同住,剩下的老人天天见不到子女是常态。
不是子女不孝,是他们真没精力,所以老人要是还想着“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大概率要失望。
70岁后规律运动的老人,得慢性病的风险能降40%,上海有群平均75岁的老人,天天打太极、健步走,好几年没住过院。
你想啊,身体好,自己能买菜做饭、遛弯聊天,不用人喂饭擦身,这不就是最大的福气?
现在老人有新招:北京试点“以房养老”,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能拿5000多块补贴,房子还是自己住,去世后房子归保险公司。
成都老年人才市场里,62%的低龄老人愿意找活儿干,比如当社区顾问、看看门,不光能挣点零花钱,还能天天跟人说说话,比闷家里强。
杭州200个社区都试点了跌倒报警手环,老人一摔跤,手环自动给子女和社区打电话;还有送药机器人,到点提醒吃药,药盒自动弹开。
短视频平台上,55岁以上的用户一年涨了130%,好多老人在上面写毛笔字、唱京剧,找到一群老伙计,晚上视频聊聊天,比坐门口晒太阳有意思,心里也不空了。
有老人爱跟邻居比:“你家儿子给买了金镯子”“他家闺女带他去旅游了”,越比越觉得自己命苦。
心理学实验说了,少刷社交媒体的老人,幸福指数能高27%,不跟人比,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舒坦。三牛平台登录地址
南京有个89岁的老人,在老年大学学无人机摄影,操控摇杆比年轻人还溜,脑子越用越活,医生说这能延缓记忆力衰退。
现在68%的社区都有助餐点,10块钱就能吃顿热乎饭;北京有些社区搞“时间银行”,你现在帮邻居买菜,记上时间,以后你动不了了,别人来帮你。
2024年起,高龄津贴还涨了,百岁老人每月能拿800块,虽然不多,但也是份心意。
不过这些都是辅助,真要活得好,还得靠自己——身体自己练,钱自己挣(或想办法筹),日子自己找乐子。